banner

位置您現在的位置: 首頁>hr知識

HR知識
職場文摘

HR看到就“兩眼一黑”的簡歷,長什么樣?

  “簡歷投了很多,回應卻一個都沒有…”最近刷到這樣一個帖子,帖主對自己的經歷倍感委屈。

  有眼尖HR立馬發現問題癥結:用力過猛。滿屏文字,根本看不到重點。

  這也是很多求職者容易陷入的誤區,為讓自己的簡歷“活”下來,想盡一切辦法“吸睛”。結果一不小心用力過猛,導致自以為是的亮點,成了HR眼中的“槽點”。

  尤其以下4點,值得注意。

  簡歷像“抽象畫”

  以為是有特色,其實不忍直視

  花哨的排版、彩色的圖表、非主流的字體…以為是極具個性,實則卻犯了簡歷大忌。

  曾遇過一位求職者,在“打招呼”階段聊得不錯,就邀請其發來一份簡歷。結果,見到簡歷那一刻,大為震驚。

  字體大小不一,段落的間距不是過大,就是過小。甚至還將不同顏色的字體混用,將自己覺得重要的內容,特意用炫彩字放大、加粗,活脫脫一副“抽象畫”的即視感。

  事實上,字體混搭的簡歷,很多時候只是求職者自認為的有特色,實則在HR眼中卻是眼花繚亂,看一眼就想pass掉。

  一份優秀的簡歷,規范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條件,尤其是字體、格式這兩大方面是很有講究的。

  簡歷的規范字體一般采用宋體或者黑體,排版格式最好遵循全篇保持單一字體的原則,用加粗突出重點部分的關鍵信息,同一頁面強調方式不要超過兩種。

  另外還要注意的是,簡歷最好保存為PDF格式,避免出現顯示錯誤或排版錯亂,進而白白損失機會。

  簡歷像“脫口秀”

  以為是幽默風趣,其實是鬧笑話

  “過往戰績是,曾因不滿公司制度,帶頭抗議并成功,大獲好評。”

  “優點是膚白貌美氣質佳,特長是能連續打游戲30小時不休息。”

  “擅長Word安裝與卸載、精通Windows開關機、會使用支付寶喂雞”。

  同城人事交流群,曾被一份像是“脫口秀”的簡歷霸屏。

  離職原因更是叫人啼笑皆非,寫的是“雖然老板跪下求我別走,但我覺得是公司配不上我的才華”。

  群里的資深HR霞姐忍不住吐槽:“笑不活了,這哪是簡歷呀?分明是一份笑料。”

  求職者將簡歷打造的像“脫口秀”,自以為“風趣幽默”能為自己加分,卻不知這只是整了個“活”,給HR枯燥的職場日常添了點樂子。

  簡歷像“自傳”

  以為是真誠,其實是信息過載

  “高中擔任學生會主席,大學校園歌手比賽5強,喜歡讀書年閱讀100本……”

  一名資深HR透露,看過不少像“自傳”的簡歷,從小學班干部,到大學主持社團活動,事無巨細進行羅列。對這樣的簡歷,通常是直接Pass。

  對此,深有同感。在公司協助招聘期間,我也曾遇到同款簡歷:滿滿的3頁A4紙,把實習期間的瑣碎日常寫得滿滿當當,暴露個人生活隱私也在所不惜。

  雖說真誠永遠是必殺技,但過度詳細的信息羅列,只會讓人覺得不專業。HR看到的也只會是,簡歷重點不突出且信息過載,僅此而已。

  一份真正吸引HR的簡歷,在開頭重點部分,就會寫明自己的求職意向,且只保留與崗位強相關的經歷。

  所以在投遞簡歷前,拆解招聘信息,并提取崗位需求的關鍵詞,是必不可少的步驟。

  然后根據提取出來的崗位需求,調整經歷排序,把最相關的經歷和成就置頂,進而實現個人與招聘崗位的精準匹配。

  簡歷像“美顏”

  你以為的適當PS,其實是虛假夸大

  “獨立帶領團隊完成千萬級項目(實際是參與執行)。”

  為爭取機會,有些求職者會選擇對簡歷進行一鍵“美顏”,希望能憑此給HR留下厲害的印象,結果反而事與愿違。

  一旦遇到背景調查,或面試追問,極其容易露陷,直接扣光信用分。

  求職時,適度包裝自己的簡歷沒有問題,但一定要結合實際,復盤自己過往的工作歷程,并將成績數據化,突出HR最想看到的部分,用客觀數據描述真實貢獻。比如:“作為核心成員參與XX項目,負責用戶調研,貢獻30%的客戶增長。”

  與此同時,盡可能用事實代替模糊表述。比如將“溝通能力強”替換為“曾多次調解部門沖突”等。

  求職時,大膽突破傳統簡歷的框架,追求創意固然不錯,但也要知道,在每天海量的簡歷篩選中,HR能分配到每份簡歷的瀏覽時間只有10—30秒。

  花樣再多,都敵不過用心二字。以專業的態度,對待投出的每份簡歷,拒絕無效信息堆砌,避免低級錯誤,才真正有機會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。

 

相關閱讀:人效評估總踩坑?教你搭建科學評估體系!

作者:中國勞動關系網 來源:《中國勞動關系網》 時間: 2025-07-14 15:17

中國勞動關系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1、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,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,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。
2、
凡本網的所有原創作品,包括標有“中國勞動關系網”版權LOGO的圖片,版權均屬于中國勞動關系網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勞動關系網”和作者姓名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、如您因版權等問題需與本網聯絡,請在15日內聯系junbo@hr668.com.